話說昨晚在看《天倫之旅》的時候,看到父子互相揮手道別的一幕,我突然淚如雨下。
《天倫之旅》(Everybody's Fine)劇中,勞勃迪尼諾飾演的,是一位在子女眼中嚴格的父親,這真的很像我爸。而戲裡面的子女們,覺得自己永遠達不到父親的完美標準要求的那種心情,我也很能夠感同身受。事實上,我現在的狀況,不要說是否能令爸感到驕傲了,我連對自己都覺得無法交待--對於一切,對於所謂「人生」,我覺得很茫然。茫然有很多種,可能是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也可能是不確定自己正在做的事--甚至於「方向」到底對不對,都感到疑惑。那麼我是哪一種「茫然」呢?滿慘的那一種,就是兩者都有一點。
其實茫然不是問題。因為我覺得人生本來是就是一場追尋、得到/破滅、調整,再來過,這樣的循環,不停地循環直到老死(whichever comes first。不過,老了還是可以、也會繼續這樣的循環,直至死亡)。這個循環跟專案管理(project management)的流程有著一樣的精神,Plan -> Do -> Check -> Act -> Plan... 「追尋」就是計劃(Plan)跟實踐(Do),然後檢驗結果,再做調整,也就是 "React"。達成原先的理想,並不一定帶來專案的結束,也可能是調整,因為你可能會覺得,原來那也沒什麼(:-O),或者,其實沒那麼重要(:-O),其實不是你想要的,或者,原來還有更高遠的「境界」;我還想要更多;我願無窮嘛!於是你會「調整」,然後重新「計劃」跟「實踐」。而「破滅」也不一定接著是「調整」,因為你可能會認知到夢想跟實際的差距,你可能會瞭解那是無謂的、或不實際的目標,於是專案嘎然而止,另啓新專案。人生就是由一連串的專案所組成,一個接著一個,所以「茫然」無所謂,那只是一種「感覺」,你還是在一個專案裡面,你還是會走到專案結束,然後開始新的專案。但是,我們當然還是不希望人生到頭來每個專案內容都一樣,也就是說,一直在重複過去的錯誤。茫然只是感覺的一種,只要不要造成專案的停滯,那就問題不大。我們都很討厭那種結不了案的專案不是嗎?
所以,茫然,其實不是問題。只是,當我正處於這種狀態的時候,爸突然走了,我再也沒有可能讓他看到我為自己感到驕傲的時刻,讓他也同感驕傲。這種感覺,真的難以言表。
那以前呢?爸還在世的時候,我有令他驕傲過嗎?我很想說:「有!」,但是,不由得想起一件往事。曾經,當我工作上春風得意,人生很順利的時候,他卻跟我說:「妳要小心!不會永遠都是這麼好運的!」。其實,理智上面,我當然知道爸是好意,他是要我不要驕傲地失了腳步,他是提醒我謙卑的道理--是啊,人們在遭受打擊時都會變得謙卑,但在遭遇順境時卻很容易流於驕慢,所以他要提醒我--我不是不能理解這些道理;我不是不能理解,爸只是擔心我。我也不是不能理解,爸這也是在提醒我要未雨綢繆。但我當時,心裡卻是一股怒火,「我現在這樣對你而言還不夠好嗎?為什麼,你就不能單純地為我感到高興一次?!」,也有點委屈,「為什麼說『運氣』?現在的狀況不是我應得的嗎?」
於是,我連是否曾令他驕傲我都不知道了!!
話說回來,可是,我的年紀也夠大、我也看的夠多了,我早已經知道事實不是那樣;我早已經知道爸對我們的愛是遠大於那些我們眼中他對於我們的要求。我已經明白,爸所作所說的一切,都是出於對我們的愛!電影裡面更直接演出來,其實對爸爸而言,最重要的是子女們快樂;擁有一個快樂的人生,跟「有什麼成就」根本無關!我爸沒對我這樣說過,我也再沒機會問他,「你是不是也只是希望我快樂而已?」儘管我心裡知道,其實爸就是那樣。
只不過,「知道」跟「感受」還是兩回事。所以,光一個簡單的「再見」,都可以這麼五味雜陳,何況是「永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