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31日 星期一

雨中上山


上山的路,道阻且長。
彎過來繞過去
迎面而來傲然的大樹
往那右邊拐去
忽地朦朧
以為是一縷輕煙
--神仙化作的
只是水氣
跟風兒的遊戲
山路蜿蜒,直上雲霄。


下山
天光幽微
林深不知處
一陣清風吹過
雨點灑落在車窗上
雨中的樹林
沒有光影閃動眩目
鬆開油門,煞車輕點
順著前方的路輕滑過彎
下山的路,恬靜悠然。

2010年5月30日 星期日

一瞬永恒,《京華煙雲》

說實在,我幾乎有點不好意思提到這本書。因為這是一本跟台灣的現在距離如此遙遠的一本書!它的故事背景,空間上是北京(主要是),而時間上,則是從西元 1900 年的義和拳之亂開始,一直到民國二十七年(1938)元旦,也就是中日戰爭爆發後的第一個元旦。這一段時期的中國動盪不已,包括發生革命推翻了滿清帝國,結束了中國二千多年歷史的帝制,而列強割地殖民,軍閥混戰,西方的新思想、新生活方式不斷撞擊傳統,民眾的國家意識一再被激發,乃至於走上街頭抗爭等等。京華煙雲敍述的,就是在這樣一個紛亂擾嚷不安的大時代氛圍下,首善之區北京城裡,富裕的曾、姚兩大家族的故事。這個題材,縱使是對於台灣的外省二代,也就是跟隨蔣介石撤退來到台灣的下一代,民國初年也是非常遙遠甚至陌生的,大概只是歷史課本上的幾個人名、幾樁事件。而對於台灣其它的族群,例如先祖在更早幾百年前就已經越過黑水溝來到台灣的,或者是台灣原住民,這段故事就更加遙遠了。由於我個人還滿在意 "社會觀感" 的 (;p),我當然知道,一個發生在二十世紀初的北京城的故事,相較於現在民國九十九年台灣更切身的問題,ECFA 啦,二代健保啦,稅改啦,水資源政策,國土保育這一些議題(又比方像是中共瞄準台灣的幾千顆飛彈啦,或者是是否開放陸生來台這一些兩岸議題),京華煙雲這一本書的確顯得很,呃,跟目前這個時空背景脫節!究竟,這樣的故事,會有多少人有興趣呢?不過,我還是把它看完了。


《京華煙雲》的作者是林語堂。他以英文寫作此書,當年也是以英文出版,書名是:Moment in Peking。Peking 是北平的譯音。中華民國初年把清朝時的北京城改名為北平,但是一九四九年中共建政以後,又改名回「北京」。我讀的是中譯本。譯者是誰,這書竟然半個字也沒提。不知是什麼道理。翻譯年代跟原文出版同時代。據書末的記載,此書寫作於一九三七至三八(民國二十六至二十七年),譯作的時間則始於一九三八,但是譯後記的時間點則註明了一九四五年,正好是大戰結束的那一年。可以猜想戰爭對於譯作的影響。所以,雖然是譯作白話文,但他的語法用詞並不是我們現在所熟悉的。比方他常用「願意」,但並不是我們習慣的那個意思或用法,以當今台灣的中文用語,比較像是我們習慣說的「想要」。也許這些用詞在中國的普通話裡現在還是這樣?這我就不清楚。其它種種例子還有很多。總之,讀起來的感覺,就是有點兒不習慣。我個人對於民初白話文的感覺就是這樣,就是覺得不自然。當然這不是作者或譯者的問題。只是時空背景相差太遠。


電視劇《京華煙雲》

為什麼會讀這本書,呃,應該說兩本,它是上下兩冊。其實是因為之前無意中看過了同名電視劇,於是好奇起來。電視劇裡演的是一個錯誤的婚姻,丈夫不愛妻子另結新歡,妻子也有自己的初戀情人,兩人還搞到要鬧離婚!夫妻兩人在感情上各玩各的,這令我好奇,林語堂先生的原著會是如何來描寫這樣「現代化」的情節。現在,書既然看完了,我可以斷言,電視劇對於原著的改動,非常非常之大。幾乎像是借了人名而已那樣。但人名其實也不大一樣,留待後述。

首先,人物角色減少了,有些角色直接砍掉。或者,將幾個角色的經歷混為一個角色,或者直接搬到另一人身上。這種現象在小說改編為電視劇時並不稀奇,但通常是發生在次要角色上,可是京華煙雲的電視劇,卻是發生在主要人物上面!而且,也因為際遇的不同,以致於人物的性格也變得不一樣了!這個是比較奇怪的地方。姚莫愁跟曾蓀亞(新亞)這兩人可為代表。其實兩者互相比較,可以看出電視劇是想要讓劇情更為緊湊,而且,為了加深觀眾對於主角們性格的印象,刻意極端化他們的個性,讓好人壞人分明,至於個性不突出的,則將他描寫得很軟弱(曾襟亞)。

其次,前面提到人名的部份,姚木蘭,姚莫愁,孔立夫這幾個人名沒變。但是,曾家三兄弟就不一樣了;彬亞變成平亞,襟亞還好沒變,新亞則變成了蓀亞。雖然這極有可能是譯音的關係,但是其實書中有提到這三兄弟名字的意思,因此,電視劇用的名字是不能夠符合原著的意思的。

再來,還有一個大改動是年齡、時間。小說設定的年代是1900年的拳亂,故事始於姚木蘭一家逃離京城。而電視劇則把年代整個往後拉,差了十七年,也就是一九一七年的張勳復辟,木蘭一家逃離京城。故事人物的年齡,因此也跟著作了更動。簡單地說,姚木蘭的年紀小了十八歲。時間位移十八年乍聽之下,好像也沒什麼不可以,但是,二十世紀的中國,歷史大事好幾樁,改動了主角們的年紀,主角們關心到的事情也就不一樣了。在小說裡面,木蘭的長女阿滿十五歲時,參加了發生在民國十四年(1925)的學運(五三十事件),十五歲的女孩子尚且關心甚至參與學運,那麼,如果以電視劇版的年齡來看,木蘭在當時是十七歲,她可能對此毫不關心嗎?其它人尤其是立夫,他們有可能也都不關心嗎?而電視劇裡提都沒提當時風起雲湧的學生愛國運動。這樣說吧,如果說連《上海灘》裡的許文強都得參加五四運動,那麼同時代的知識青年立夫、木蘭卻不曾關心學生愛國運動?這個就變成人物角色說服力的缺憾了。

最後,應該是為了吸引現代觀眾的口味,電視版著重在描寫與發揮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真的是轟轟烈烈,甚至感覺有點瓊瑤電視劇的 fju)、外遇事件、婆媳問題、(精神上的)出軌等等,以現代電視劇的標準來看,的確是劇情張力十足!但是這樣做的代價,卻是讓原本一部描述大時代兒女的故事,變成了家庭倫理劇。這已經不是改得好不好的問題,而是原著與電視劇兩者在本質上已經是不一樣的東西。


道家哲學

回到書本。這本小說是以道家的哲學作為骨幹。而我對於道家哲學自認為是陌生的,認為道家哲學必然就是老莊哲學,而老莊哲學,我只知它有出世消極的涵意,但《莊子》一書則應該是頗為有趣,因為裡面有很多神話故事,有很多故事比喻。事實上,《莊子》我只讀過一篇【養生主】,大學《國文選》裡的一課,讀得也是渾渾噩噩,一問三不知。可是,讀著《京華煙雲》,讀著林語堂的解說道家思想,我才知道,其實道家思想是如何地潛移默化在我們的文化裡了。像是相生相剋的道理,像是陰陽二元論,像是有生就有死,生與死是生命的循環,像是此消彼長,生生不息,像是精神上的不朽。這些不都是我們骨子裡、血液裡流著的思想嗎?我才知道,中華文化,其實就是道家精神為其特色。也許有人要反駁,應該是儒家思想吧。嗯,坦白講,我也不需自創說法,早就有專家說過,中華文化是以儒道思想為特色。也是,這兩者融合得如此自然,有些地方則為互補;若要入世出仕則儒,若要遁世出世則道。好像一點也不矛盾啊!儒家說要中庸,所以你不偏廢,不走極端。道家說要順其自然,柔弱勝剛強,所以你不強求,回歸自然,你進退有據。這兩家的哲學,看似執兩端,但在中華兒女身上,卻是自然運用,幾乎像是本能。如果非得區分儒道的話,或許可以這樣來區分:儒家的思想,通常被用來規範人的行為;要講倫理,要守禮節,要仁慈(寬以待人嚴以律己);而道家的思想,則常被用來教導人們的內在智慧;生命循環不已,事理具有相對性,沒有絕對,還有至柔可以剋至剛(如滴水穿石)等等道理。這些智慧可以幫助人們得到心靈的平靜。

中華文化本身並沒有產生一個強大的宗教,與世界上其它文明相比,例如阿拉伯民族有回教,印度有佛教和印度教,而西方文明概括而言有天主教、基督教。中華文化裡雖然有道教,但是作為宗教的道教在人們行為上的規範強度和對於思維的影響,則不深刻。說到道教,可能最特出的是各式各樣的符咒。而這些符咒對於人們生活具有規範強度嗎?相較於其它文明裡面宗教的影響程度,例如天主教基督教的原罪的觀念,其實深化而影響歐美文明注重法治,因為原本就帶著罪惡的人是需要被規範和管理的。又比方回教,阿拉一手寶劍一手《可蘭經》,我們可以感受到牠的賞罰分明、善惡分明。印證到回教國家,可以看到不符合規定動輒被處以鞭刑。中華文明裡,一直沒有這樣一個強力的宗教,而是有儒家的思想、有道家的思想,從不同面向來引導、指導、教導人們的言行思想,穩定了社會。當然,不能忽略佛教在人們生活上面和思想上面的影響。無論如何,不管是哪一個宗教,在中華文化的層面上,其影響深度都相對(其它文化)來得小。幾乎可以說,相較於其它文化裡宗教的重要性,在中華文化裡,具有這樣重要性的則是儒家和道家的思想


恬淡的美感

雖然是個變動劇烈的大時代,但是書裡面對於市民的生活描述還是很有趣。可以感受到作者對於北京城的熱愛。書裡描述了北京城的市民生活,歷史遺跡,四季變化,唯獨比較缺的是飲食。但是,這也可能是因為時代吧?也許在那個時代,吃得好還是得富裕的人家家裡的廚房,才可以變化出種種珍饈。書裡面有提到當時比較新潮的娛樂,包括看電影(那時候還是默片的時代吧?),還有上館子,還有去大飯店宴會跳舞,例如提到「六國飯店」,其它並沒有特別提到什麼名店。也許那個時代,並不時興到哪一家新開的館子嚐新、或者是尋訪哪一家「一位難求」的名店。但是,作者本人是很風雅的,他描述了像是晨起散步順便收集花露回來泡茶,又或者是去尋幽訪勝 -- 登泰山那一段相當有趣,又或者是憑弔古跡。又或者是關於季節變遷、天氣變化的描寫,像是秋季如何吃蟹(那一段十分有趣),甚至於去看大水。如此這般,讀者也跟著故事主角們一起沉浸在大自然的悠然之中。有時則是感受著時光河流的流動。種種這些描寫,令人感受到人的渺小,有如滄海之一粟。另一方面,卻也感受到人是大自然的一部份,有一種天人合一的感動。


軍閥、政客與電視名嘴

然而畢竟是一個動亂的年代,列強割據,軍閥則劃地為王、又復彼此交戰不已。於是A軍閥被B軍閥打跑,B軍閥又被C軍閥趕走,每一個軍閥說是要維持當地的秩序保護善良的百姓,其實都是憑個人的好惡在行事。行的又是什麼事?搜括民脂民膏、中飽私囊之事。看到對於軍閥追逐私利這部份的描寫,卻很奇怪地令我聯想起現在的電視名嘴們,有時甚至聯想起某些政客,口口聲聲為民發聲,其實倒比較像是搏取新聞版面!又比方在質詢的時候,出口成髒 -- 呃,口出惡言,動手動腳,暗器亂飛(例如鞋子。需要去 Youtube 找找那個畫面作證嗎?應該大家都還有印象吧?),觀眾還以為是在看武俠片!不是在質詢施政嗎?不是在討論政策嗎?至於那些空口說白話的,就別提了。很難叫人不相信這些人只是想著個人的名氣和利益。話說軍閥實在很可惡,最終也淹沒在歷史潮流裡。這些名嘴政客們,我願意相信,他們也會被時間所淘汰!過去一些不能理性問政(作秀作過了頭的)有好些個已經被選民給拋棄了就是一個證明。至於電視名嘴們,我想他們心裡應該也是有所意識到,一個汰換一個,其實,觀眾也不是有什麼菜就只吃什麼菜的。


慷慨激昂的終章

由於這本書寫作的時點正是中日大戰剛剛開始,故事是寫到大撤退。當然現在的眼光來看會覺得斷得有點突然,為何不寫到戰爭勝利。但是一九三八年當時確實是無從得知戰爭的結果。雖然卻是預知了戰爭的慘烈;書裡已經預言將「戰至最後一人」。也許,從書中的語氣看來,可能更像是宣示奮戰到底的決心。在當時正當外敵欺侮的時空背景之下,作者的語氣慷慨激昂。事實上,場景與情節的安排也是,一步步推向高峰,令人想起貝多芬命運交響曲第四樂章的末尾,弦律愈來愈急,情緒也愈來愈高亢。對照書的前半,節奏相對和緩、祥和,木蘭的新婚後生活那一段幾乎像是牧歌一般地閑適。或者,就是因為這反差所以加深了對於結尾的意外感。但是回到歷史現實,時代的巨浪就是這樣的無情。而現實世界一旦露出了殘忍的面目,文學小說也不能不反映真實。


後世五百年

無論如何,接下來的歷史發展仍舊是驚濤駭浪,大地慘遭無情戰火的洗禮,「戰至最後一人」。接下是國共內戰,最終連結到今天台灣海峽兩岸分治的現實。這可能也是一個因素,令我對於故事結束在一九三八年感到有點突兀,覺得未完待續。一九四九年以後,兩岸各寫各的歷史;借用龍應台的一句話,兩岸各自寫了一半的歷史。而且,一半的歷史並不始於一九四九,而是始於,清帝遜位吧!所以,如果我能在五百年後重生該有多好?到那時,這些不過就是歷史,沒有了立場不同所以不能傾聽、不能理解、不能寬容,沒有了情緒,沒有了零和(zero-sum)。只有史實,和經過光陰淬鍊出來的智慧。不過,不知到那個時候,能不能找到這本書呢?我並不是認為它沒有那樣的價值,而是擔心它會被淹没在兩岸之間。淹没在 "太遙遠" 與 "道不同" 之間。林語堂先生葬在台灣。雖然說改編成電視劇應該有助於推廣這本書的普及,不過,如果這樣想,又不能不問,「那可是,這種改編法,是要提醒人們這一本書呢,還是要人們忽略它?」。就連維基百科 Wikipedia 對於這本的解說,竟然也誤植電視劇的人物性格為書中主要角色!啊!但願,五百年後,歷史就是歷史,文學就是文學,我想,應該也會是這樣子。因為時間之手可以撫平一切。


瞬息永恒

這本書像是味道很獨特的一道菜,喜歡的人,就會享用得很開心。但不一定人人都那麼喜歡它的口味。雖然我個人覺得它有一點鬆散,但我覺得它的精采好看之處,在於它所描繪的那種恬淡悠然的生活,和生活態度。還有,林語堂先生對道家思想的解說,將它溶入故事裡面主角們的生活哲學。終於,向讀者們展現道家的理想生活,從而指引了讀者(道家的)人生智慧。總結地說,『時間彷彿是一條永遠流動不止的,莊嚴的,不能改變的河。』這樣看起來,每個人的一生,『對於古老又長春不老』的天與地,『不過是一瞬,不過是假時間之手所寫下來的一則故事。』(語出頁1041)而於是,我這一瞬的生命,溶入時間河流裡,我就是時間河流裡的一滴水,我就是這天地無窮盡生命的一分子,如此,就沒有所謂個人的生死了。思念及此,心中昇起一種感動,難道這就是道家所謂的「道」嗎?思念及此,感動之餘,腦海裡響起悠揚的樂聲,想起貝多芬田園交響曲裡的牧歌,如此和諧、如此閑適。而就這樣的一份感動,這本書就已經不是侷限專屬於北京;民國初年紛亂的、新舊思潮相互碰撞的北京!雖然,它的書名還是直接點出,林語堂先生想描寫的,是時間河流某一點上的北京城;Moment in Peking。但是,當然,一瞬,卻可以看見永恒。

2010年5月24日 星期一

合理的工時,天上人間


早上看到臉書上有朋友在討論工作時間長短的問題,提到網路上一篇文章,主張管理者的工作時數是為其管理績效的指標。然後又有另一篇提到,應該是管理者所經理的整個部門的平均工時才是良好的績效指標。簡單講,這些文章的論點都是認為工作時間愈長表示愈認真積極愈有效率。我看了頗不以為然。剛好,最近這個問題也在部門內被討論。這個話題有點算是刺激到我的神經!想想實在不明白,是說,這些主張加班至上的人們,他們是想要加班這樣的感覺嗎?那麼何不將每日工作時間訂為六小時,這樣一來,大家每天都會加班吧!不是這樣子?喔,那麼,是覺得八小時就是不夠就對了?好!那好吧,那不然乾脆訂下來每天的標準工時就是十二小時!這樣滿意了吧?不合理?長久下來會把 "橡皮筋" 繃斷?可不是嗎!

我的意思是,既然以台灣的現狀,普遍接受,符合勞基法的,每日的工作時數就是八小時,那麼,為什麼還要去 stretch 它?有些國家是七小時,OK,不關我們的事!OK!我們的國民平均所得沒人家高,所以... 呃,也不關那個?OK!都不提那些!我們不跟別人比!

其實,如果要執念於工作時數的長短,我認為,那只是顯露管理者的無能,也就是說,他/她找不到其它方法來評量員工的績效表現,只能用工時長短這種表面數字!但是,我知道,我這樣講也只是在逞口舌之快而已。我當然知道,我想要針對的那些立論者他們其實也沒有主張將工時當作唯一的績效指標。

回歸理智面,我是說,試著理智地來看。主要的癥結還是在於對於八小時這件事的想法吧。是不是公司的立場會認為八小時其實是不夠的?但是,有沒有公司去算算如果員工都加班的話,對於水電費、設備器材的使用耗損等等的支出會增加多少?何況,如果已經是慣性的,把辦公室時間拉長,比方說,每天都在辦公室待超過十二個小時,但是其實只有八小時的真正工作時間?閒晃、打屁、恍神、掛網、處理私事、搞團購,叫外送、吃點心... 等等的時間每天有四小時!這樣仔細來想想,公司真的划算嗎?再換另一種可能性,假設真的每個人都是努力地工作了十二小時,每天這樣,也許是因為時程實在太趕了,總之,大家都非常認真加班做事而不是加班湊時數吹冷氣,幾個月下來,甚至於幾年下來,員工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不可能不受影響。而長期下來,有人生病請假,或者抱病上班傳染給其它人,等等的,這些成本恐怕不易計算吧?甚或像富士康的十連跳事件... 呃,也許不該提這個。再換一種角度來想,還有,專案結束時可能會出現離職潮,於是公司總是在重新找人、重頭訓練、磨合。這樣來看,公司真的划算嗎?

好了,就此打住吧。若要認真探討工作時數這個問題,其實得要找不同的案例來分析,還得要從不同的角度,至少也要包括成本,時程,品質等等面向來討論,說不定可以建立一個合理工時綜合績效才是最高,成本才是最低,品質才是最好這樣的超完美結論。但這並不是我能做的。所以今晚我再多說,也只能像是抱怨文。那麼就此打住吧。

我想,比較實際的,還是面對問題,也就是我們的專案進度、和所遭遇的困難這些現況。合理的工時這種議題,已經太奢侈了!也太不食人間煙火了!

2010年5月13日 星期四

妙,來不及拍下


奇異
真有趣
散步的鳥
來不及拍下
可惜車行甚快
今天上班的途中
枯燥的公路邊風景
突乎其然看見路肩上
一隻黑色的鳥正在走路
像鴨子用兩隻脚行走
像哲學家踱步沈思
像老師徘徊監考
可惜車行甚快
來不及拍下
散步的鳥
真有趣
奇異

靈巧
好敏捷
貓的矯健
來不及拍下
可惜太過意外
今天下班的街上
熙來攘往車流人潮
行色匆匆沒人注意到
一隻貓咪正準備過馬路
鼓足了勇氣暴衝過街
就像閃電劃破夜空
有驚無險好身手
可惜太過意外
來不及拍下
貓的矯健
好敏捷
靈巧

2010年5月8日 星期六

迷、惑


夜色
均勻地覆蓋大地
拿暗黑為萬物着色
界限一併抺平消除
只剩人造發光體
或遠或近,這裡那裡
點綴著;
街燈、車燈、霓虹燈
五顏六色,一顆顆
有如映著光線閃爍的寶石

於是
你像飛蛾
一樣深深被燈火所吸引


這一夜
霧氣漸濃
路燈費力地穿越水氣
透射出來
為公路披上層層薄紗;
欄杆、陸橋、電線杆
一一
稜角撫揉圓滑
線條輕掩柔和
好似渲染開來一幅潑墨畫

於是
美麗醜惡
都失去了具體的形像

於是
模糊難辨
這個世界真實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