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6日 星期五

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裡面的人物描寫多樣,而且複雜;壞人也有做做好事或者行為像個一般人的時候;而好人則做著儍事,偶而也做錯一些事。看遍五本書,沒有一個人是逍遙自在的,也沒有人可以因為某個際遇,從此以後就「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某個「際遇」是指,像是終於除去了大奸大惡--《笑傲江湖》裡的偽君子岳不群,或者是十六年後過兒終於能夠與姑姑重聚--《神鵰俠侶》。在《天龍八部》裡,就算從此以後幸福快樂,那也是某種有意識的選擇,或者是開悟的結果,而不是單純的際遇所致。例如虛竹,拿到慕容復想要的影響力,又娶回夢中情人,這際遇可以為他的故事畫上完美句點了吧?沒有,他還是不開心,還是不覺得「幸福」,因為他對於當不成和尚始終耿耿於懷,直到最後段譽用維摩詰居士的說法開解他,他才有所領悟而終於釋懷,這樣才畫上幸福快樂的句號。而段譽,單相思苦戀了王語嫣四本書的長度,最後的解脫不是有情人長相廝守,而是終於克服擺脫「心魔」;由於遭遇太大的打擊,生活發生太大的變化,腦袋漸漸清醒。偶然再回到神仙姊姊的玉像前,發現自己過去做了一隻癩蝦蟆,癡戀一個自己心裡面想像出來的形象。至於蕭峰,他做的選擇讓他結束大起大落飽受折磨的一生,從此不用再受苦。既然他一生行俠仗義,還時時以天下蒼生為念,甚至於就是為此而獻出生命,那麼,他死後應該會有好的去處吧?啊呀不對不對!他選擇的是自殺,佛教也好基督教也好,自殺都是大罪,都是要下地獄的。佛教裡面也沒有什麼功過相抵這種事情吧?業也好功也好,一筆一筆算,一筆是一筆。

那麼《天龍八部》裡的壞人呢?例如天下第一大惡人段延慶,既然號稱天下第一惡,「惡貫滿盈」,應該很可怕了吧,不過卻有這樣的情節:在虛竹閉上眼睛胡亂塞了個白子在棋盤上救了他一命之後,他竟然就以「傳音入密」的功夫一路幫著虛竹破了珍瓏棋局,這個行為不像大惡人,倒比較像正常人。「無惡不作」的葉二娘也差不多,她為了保護情人的名譽和地位,無論如何不願說出情人的名字,這哪裡像無惡不作?倒比較像正常人。說不定還比某些正常人還要再善良一點呢!「兇神惡煞」岳老三就最離奇了,先是被段譽耍了一道拜他為師,最後還為了救師父丟掉了性命!第四惡的雲中鶴也做過好事,他為了搭救跳崖自殺的王語嫣,自己也被拉下去差點一起送了命!在《天龍八部》裡,壞人偶而也做做好事的!壞人偶而也蠻像正常人的!其實真實世界也應該是這樣,人性其實差不多,人性其實大家都差不多,即使過了幾百年,人性也還是差不多!壞人只是多做了一些響噹噹的惡行,而好人偶而也做做壞事的(大誤)。

然後好人也好壞人也好所有人都受著折磨,受著痛苦。段延慶苦於求不得。葉二娘則是愛別離。惡人也好英雄也罷,大家都有苦頭可以吃,不用爭,不用急。為什麼?因為業報... 嗎?(我想有些是)。因為人性?(貪嗔癡那些的)。因為人生免不了(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或者,更是因為性格裡的缺陷?蕭峰固然際遇坎坷;從人人佩服景仰的大英雄一夕之間變成人人憎惡甚或鄙夷的契丹人,等於從雲端之上摔落谷底之下,但折磨他一輩子令他痛苦萬分的,與其說是這個巨變,不如說是他自己性格裡的容易義憤填膺。單只失手打死阿朱這件事,就足夠令他這輩子從此跟幸福快樂四個字說 bye-bye!其實他並不是有勇無謀做事不顧後果的人,而是即使已知後果他也照樣會去做。因為在義憤的一剎那,是不容許有選擇的;在義憤之下,你只能伸張正義!所以我們就看到一個總是被義憤帶著走,可是又在理智上嚴厲反省自我批判的受苦的靈魂。難怪最後他會自殺,因為他無法原諒自己--其實他從來都不知道要如何原諒自己!到了勸退遼帝的南征後,又來了一個更大的難題:他不知道將再如何立足於天地之間!蕭峰是英雄,一個不知道如何原諒自己的悲劇英雄!西方的莎士比亞有奧塞羅,東方的金庸就有蕭峰。


說到蕭峰是英雄,就要說一下香港 TVB 1996 年版的《天龍八部》,飾演喬峰的是黃日華,扮相沒有問題,但我就是覺得有點怪怪的,大概是先入為主;因為小時候看過更早一個版本的《天龍八部》,雖然一樣是 TVB 拍的,但那時黃日華飾演的是虛竹小和尚,甚至於我還看過他所演的呆呆的郭靖,於是就覺得他應該就是那種忠厚老實到過份的樣子(據老頑童的評語應該叫做「簡直蠢笨無比」),所以在連結到智勇雙全、大口喝酒豪氣干雲、但是常常義憤填膺的大英雄喬峰時,就是,有那麼點兒,不習慣。不過,話雖如此,還是很佩服這個版本的導演(或者應該是編劇?),讓每一次喬峰的出場總是救困扶危大快人心;有如美國的超人,出現的時機總是恰到好處;早一分就還不夠驚險;晚一分就沒什麼好救了這樣的千鈞一髮!一上來就砰砰砰降龍二十八掌,畫面上龍騰虎躍,外帶喬峰個人專屬的主題音樂句!總之每一次喬峰出場,就是要叫人熱血沸騰。我看其他版本都沒這麼戲劇性的效果。1996 年這個版本在強調喬峰的英雄形象這一點上還真是用心。

不過,好像電視劇都只演到王語嫣終於接受段譽,結束了他的單戀,而原著裡面,雖然也有枯井裡王語嫣對段譽表露鍾情這一段,不過,幾經波折,最後她仍然是陪在表哥身旁的。其實我覺得她那樣有點可憐。她也算是情癡吧,跟段譽其實是一樣癡。書上面的結局(對段譽)比較好,這樣才能寫(段譽的)「心魔」。因為魔由心生,愈想愈美,愈想愈美,乃至於脫離了原本的樣貌,乃至於其實完全是自己心裡面的想像了,那當然是要多美就有多美,乃至於愈陷愈深,無法解脫。書裡面的王語嫣結局有點可憐。到後來又幾乎要令人討厭了。斤斤計較自己「多了一根白髮」、「眼角多了道皺紋」,在被拿來跟神仙姊姊的玉像相比時(因為兩者很像),轉頭看見鏡中怒氣正盛的自已,一氣之下推倒玉像,「我不要無常...」!從癡而復愚。段譽看到被打碎的玉像,嘆道連玉像也不能常保青春。不過,話說回來,王語嫣這樣也很平常,誰要無常啊?我也不要無常啊!呃,話說回來,電視劇就沒有演到這裡了,而是停在「段譽王語嫣有情人終成眷屬」,因為她終於明白誰才是真的愛她。電視劇裡的王語嫣顯得聰明多了。啊呀可是不對啊,愛情的世界裡,我是說,真愛的世界裡,是不應該計較聰明不聰明的不是嗎?愛了就愛了,沒有什麼選擇哪一個就比較聰明這種事。如果要利弊得失對錯計算,哪裡還是愛啊?王語嫣對她表哥(應該)就是真愛了。而世事往往是:選擇真愛可能從此前途多舛,像王語嫣那樣。要比較聰明一點、要做做計算也是可以,但那就是與真愛失之交臂。所以怎麼樣比較好?我看根本沒有什麼比較好,你覺得高興就好!做人要甘願啊。

這個故事裡好像沒有從頭壞到尾、從來沒有正常過的人啊?慕容復?其實他是太執著於(被賦予的)復興大燕的使命而已。他所做最壞的兩件事,大概就是對表妹始終無動於衷與最後殺了忠心耿耿的家臣。兩件事都是因為他認為會有礙於他的復燕使命。這樣看,他其實也挺可悲的,這個人到底有沒有真正活過啊?突然想到梅爾吉勃遜之《英雄本色》(Braveheart 1995),在這部片最後,蘇格蘭英雄威廉·華勒斯(William Wallace)被抓了關進死牢裡,王妃伊莎貝拉來探望他哭著說「這樣會很慘... 你會死」想要勸他投降,華勒斯回答說:「每個人都會死。但不是每個人都真正活過」。什麼叫做真正活過?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有一個信念,為這個信念努力一生直到死亡。這個信念,指的是一種終極價值,例如自由。威廉·華勒斯追求的就是蘇格蘭的的獨立自由。慕容復心心念念的,是先人的偉業,是換他來做皇帝。那可以是目標,卻不能是價值!不過我剛剛在說慕容復到底有沒有真正活過時,我當時想到的是他的家臣公冶乾所形容的,「他整天憂心忡忡,懷抱放不開」。何況他始終對他表妹的一片痴情無動於衷,看來是個無情的人。無情的人,能夠體會什麼是真正的快樂嗎?我相當地無法看好。


《天龍八部》到最後,除了段譽和虛竹因為而得到自由,算是有個幸福快樂的結局,大多數都滿慘的。阿朱、阿紫和蕭峰都死於非命,王語嫣因(執)著而迷,段正淳,以及他的諸位情人--段正淳最後選擇殉情,在他的情人們被慕容復殺掉以後(啊呀我竟然現在才想起來慕容復還做過這件大壞事!),出人意料之外!看來,可算是始亂而終不棄了,簡直要誇他有情有義了。不過在這裡還是要宣導一下:自殺不可取,自殺也不能解決問題。而鳩摩智這個惡僧,最後竟然能夠大徹大悟,痛改前非,成為一代高僧!他的結局也不錯。蕭峰他爸還有慕容復他爸,這兩人的結局也挺好,堪破紅塵,兩大仇人拉拉手做師兄弟,一起來悟道證道,當然,先要一起懺悔;這兩人作惡太多,殺業太大。但是佛說無不可度之人,所以他們還是可以放下屠刀。


看來,能不能有好結局,以這部小說而言,還是跟悟不悟道有關。至於出家或在家,那都沒有關係。慕容博和蕭遠山選擇了斷塵緣,出家修行。鳩摩智後來雲遊四方,說法弘法,功德也是不可思量。而貴為一國之君的段譽,乖乖地做他的仁君也很好。或者收服群妖為一派宗師的虛竹,就心存佛教、嚮慕正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樣也是好的很。虛竹與段譽仍在紅塵。大家的途徑不同,那是因為每個人的緣法不同。何況,每個人的福報不同業報也不同。所以,也沒有什麼一定比較好的途徑。依我看,還是那句話:你高興就好--但是記著後面還有半句--做人要甘願!




寫到最後,自己覺得有點消極。說到底,人生就是要受苦,不管是際遇的起伏波折,或者是人生無常,還是良心的折磨,還是悔恨,還是性格裡的缺陷。又或者執著於心魔,心魔可以是人,當然也可以是,以為做到什麼事,人生就會如何如何美好。又或者因著而迷,又或者痴而復愚。這些事情都比正道,至少都比斬斷煩惱絲要容易做到。何況,不執著,不管是對事還是對人,那還算是情真嗎?要不然就是目標與價值混為一談,窮忙一輩子。啊唷乾脆這輩子長醉不要醒,不然一旦清醒,豈不為過去汗顏?原諒自己嗎?那豈不是與罪惡妥協?錯了就錯了,怎麼可以揮揮衣袖說「嗯,我確實錯了」這麼善罷甘休?逝去的一切又怎麼可能彌補呢!然後不管最後決定怎麼做,雖然說是你高興就好,其實對於其中的得與又不能不認份。真是覺得沮喪啊。那麼??只好一心求悟道,然後就不會執著,不會迷惘,得到解脫。成敗得失都可以盡付笑談。大徹大悟。不再受苦。可是,是悟道又不是看電視,說換台就換台,悟道怎麼能夠說悟就要悟?更何況,悟了道以後,會不會活得太沒有感覺?...




突然聽到一聲嘆息,「前面是深淵,腳下是薄冰。施主請回來。回頭是岸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