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若的作品多為短篇。這是我第一次看她的作品。她是加拿大人。2009 年還獲得英國的文學大奬,國際布克奬 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其實這本書擺在我家櫃子裡也有幾年了。是我買的,好巧。不是家人買的而我一直沒機會看,而是,因為我想看所以買回來,但是一直被冷落在那裡,最近才看。這在我實在沒什麼;我很容易被書皮封面所誘惑,要不然就是在哪裡看過的簡介,很容易就覺得是非看不可的書,然後又不可能也不願等到不知哪一個圖書館裡有這本書。但是,買回家後,我就會覺得「明天再看」,然後,每天都是「明天再看」。
其實我早該好好看看這本書的,像我這樣愛好自由的靈魂... (吭?)。雖是短篇小說集,但是都在繞著書名打轉;出走;runaway;用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情境,描寫出走、想要出走、還有「被出走」。甚至也還有,除了人以外,甚至也還有抽象的主體 -- 出走的「機會」,出走的「命運」,出走了的「人生」。她的故事是為所有天下女性而寫的,為天下所有為人妻者所寫的,為天下所有為人女兒所寫的,為天下所有為人母親所寫的。簡單地說,她的故事淋漓盡致地描寫了女性所擔任的不同角色的不同樣貌。但是,以此為基底,她的故事所呈現出來的人生際遇、心理感受諸如遺憾、無奈、或者無力,則是普世的、不分性別的(呃,我是這樣相信啦)。這樣好了,既然是短篇小說集,我又這麼樣的喜愛,那麼我就針對每個故事,簡述我的感想。
〈出走〉。第一篇,與書名同名,講的是想要出走的人妻,她的故事告訴我們,原來所謂家庭暴力並不只是肢體暴力,其實,心理上的壓力也是一種難以承受的暴力。不過,我這樣講還是超級簡化了這個故事的內涵。所謂心理壓力,她講的也不只是心理壓力。可能也是,我舉個例子,「日復一日,又沒有更美好未來的想像,如此這般重複的日子好像沒有盡頭」,像這樣的空虛感。
接下來三篇,〈機遇〉、〈快了〉、和〈沉默〉。主角同一人,茱麗葉,三個故事講三個不同的人生階段,三個不同的角色。機遇,指的是愛情的機遇,跑來的(跑向女主角),跑走的(被女主角趕跑),跑去的(女主角跑去追尋的)。整篇給人的感覺,是一種淡淡的,「其實,機遇,不也就是命中早注定的嗎?」這樣的感觸。
〈快了〉,講的,我認為是,做某一件事的時機,而且那個時機,是稍縱即逝的。這裡,茱麗葉是女兒的身份,其實她也是母親了,但是故事的主體是她做為女兒這個角色,和她與父母的關係、與父母的相處。我是照著書本編排的順序閱讀的,讀到了這個故事時感動非常。甚至於根本就是摒氣凝神一口氣讀下去,直到故事結束,然後,悵然若失。故事的一開頭,是茱麗葉跟她的朋友(其實是她 "丈夫" 的朋友,呃,對了,茱麗葉跟他其實沒結婚,準確地說應該叫做"同居人")談一幅畫,她送給父母的一幅畫,夏卡爾 Marc Chagall 的〈我和我的村莊〉(Me And My Village)。Google 圖片可以找到這幅畫。就像這幅畫,又抽象又現代,在故事一開始,我實在不知道孟若想要說什麼。但是讀到某一個點,我已經恍然大悟了。而讀完後,真的是掩卷深思!在腦海裡回想這個故事的每一個情節,覺得她是如此小心佈局,悉心舖陳,真的是所謂的精心雕琢,琢磨出這樣一個故事,講稍縱即逝的時機,而且果然是,當明白它稍縱即逝時,它早已經消逝了。
為什麼我一直說感觸良多,難以整理總結?就是因為,這個故事不只是這樣!回顧一下故事情節,完全找不到離奇的安排;孟若的故事非常的生活化,簡直像你的日記!看完我突然覺得人生不就是這樣!眾生不就是這樣!人生不就是像這樣充斥著小小的快樂,小小的無奈,想像起來很偉大,有時覺得好平凡?種種五味雜陳,人生的況味。孟若的故事總是這樣不愠不火地,四平八穩地,可是丟給你的震撼,卻絲毫不減其力道。
〈沈默〉,這個故事,也是在講親子關係,不過是以母親的角度。標題指的是母女之間,悄無聲息,杳無音信。是的,這回出走的是女兒。簡直像叛逃,一去再也不回頭!
又再一次地,不只是這樣,不只是出走的女兒這樣!孟若的故事,如果只有單一面向,單一意旨,今天就不會是孟若了!故事裡,一樣地,舖陳母親這個角色的經歷,是母親也是妻子,夫妻關係對於親子關係的影響,等等。我現在明白過來,孟若有多擅長這主題!
稍微輕鬆一點的題外話,這個故事裡面有一段情節,茱麗葉的丈夫發生海難意外身亡,遺體被沖回海邊,後來舉行火葬的儀式。在火葬儀式中,茱麗葉的感想,『她想到管他是誰--崔羅尼?--從火焰裡抓出雪萊的心。心,具有久遠歷史的重要性。奇怪竟在那一刻想到,不久以前,一個多肉的器官竟被看得這麼寶貴,看成是勇氣和愛的所在。』原來,Munro 在這裡用了雪萊火葬的典故。英國詩人雪萊 Percy Shelley 也是死於海難,也一樣是遺體最後被沖回岸邊,然後由於當時的法律規定,這種情況必須火化,所以由雪萊生前的好友詩人拜倫 Lord Byron 及崔羅尼 Edward Trelawny 以希臘儀式舉行火化。崔羅尼在大火中即時搶出雪萊的心,交給雪萊的遺孀瑪麗‧雪萊 Mary Shelley,這顆心陪伴了她餘生。瑪麗雪萊?沒錯,創作了《科學怪人》 (Frankenstein) 的就是她!還有,剛好前一陣子聽節目介紹得知原來瑪麗雪萊的母親 Mary Wollstonecraft 是女性主義的先鋒、是教育學家、也是英國啟蒙時代的思想家。母女兩人都是才女,不世出的奇女子!我不知道孟若用了雪萊火葬的典故是否有特別的涵意,是不是意指茱麗葉也是一個很有才氣像瑪麗雪萊那樣的女性,可是有才氣並不等於人生就會比較幸福、遭遇任何困難險阻都可以所向披靡?或者,也可能她只是單純用了這個典故,暗示茱麗葉其實也希望能保有她丈夫艾瑞克的心?我不知道。
〈激情〉。其實我很想說,這個故事裡,出走的就是激情。這樣簡化這個故事。不過,實在不完全是。與其探究出走的是什麼,我覺得更容易瞭解的是順勢而為。這個故事講的就是順勢而為,每一個當下的行為,其實都不是刻意安排、事前計畫的,只是單純地符合當下的心境、或者當下的情勢、當下的感覺。然後,不知不覺,愈走愈遠。到最後,除了當事人,別人都無法想像怎麼可能從 A 點走到 B 點,A 點如果是北極,那麼 B 點就是南極。只有當事人才知道,他們只是順著直線走下去。人生當中,是有這樣的時刻吧?唉,我幾乎想說,「經常如此吧」....
〈侵犯〉。這個故事,很難說主角到底是誰,是羅蘭,還是戴芬妮。這個故事裡,出走的是,希望,更具體地說,是戴芬妮的希望。但卻是從羅蘭的角度來說這個故事。這其實是精心的設計。一方面,你更無能為力(從羅蘭的角度來看),但是,到了最後,痛苦的程度卻也減輕了一些,因為失望是別人(即戴芬妮)的。
〈弄人〉。大概是因為英文原來的篇名都是一個字,所以中譯者也特意的安排每一個故事篇名都是兩個字。這個故事講的就是造化弄人。與其它故事相較,我個人覺得比較單純一些,可以把它歸類為愛情故事。其中,描寫一年後的約會那一段,女主角依約來到男主角的店門口,在門外遲疑著,觀察著,她看見男主角了,而對方還沒有看見他,她要直接走進去呢?還是應該等他看見她?那個段落,雖然不是驚悚小說,也不是懸疑小說,不過,讀起來還真是叫人感到焦急,「到底會怎樣?」。故事的主題是造化弄人,而孟若,好像也想順便加一句:「人生如戲」。故事一開始就是女主角準備要去看莎士比亞的舞台劇,這是她每年的固定節目,她有多麼喜歡每年這個時候,進城裡去看莎翁的戲。故事到了最後,孟若借女主角之口,提問/下結論,或者我們所在的世界就是一個大型的戲台呢?一定是這樣,所以,只要有任何一個小地方出了差錯,台上的節目就亂了套了。
這個故事,我覺得出走的是「幸福」。
〈異能〉。講的是超能力。這個故事比較特別...(靜默三秒鐘),好啦,其實我看不懂。哪位網友大德如果可以賜教就太好了。我抓不到孟若想要表達些什麼。呃,嗯,或者,也許她想講的,就只是如同故事最後,老了的南西偶然買到的一張紙片上面所寫的那樣:「路途容易,如果你懂得在旅行時攜帶輕便的行李。」也許,這句話就是故事的中心?這句話雖然很淺顯,但是寓意可以很豐富,而且可以套用:如果歐黎懂得只要「輕便的行李」;如果他能滿足於;如果他能明白,跟泰薩相愛、相守就足夠的話。就是這樣嗎?不清楚。
出走的是,心。我覺得。
總結
我喜歡孟若的故事結構。首尾互相呼應。開頭講此情此景,接下來交待過去,舖陳為何、如何等等,填充細節。最後,接續開頭,把故事說完。而中間的過程,她也會不時地丟一些,呃,「麵包屑」,經常是看完了故事,會發現其實在前面某處就埋下伏筆了。這樣除了給人一種完整感,而且好像也具有了解開謎語的樂趣。她的故事,平實自然,表面上波瀾不興,可是,最終你才發現其實都是經過精心安排的,每一個點,都寓意深遠。就好像摺紙,一隻美麗的紙鶴,把它拆開就是一張普通的紙。讀孟若的小說,就好像手上拿著這樣一張普通的紙,你還不知道它原本是什麼,順著摺痕,慢慢地摺回去,最後恍然大悟,它原來是一隻美麗的紙鶴!這樣的恍然大悟,令人驚喜非常。要不然,就是低迴不已。至於故事的內涵,前面說了這麼多,我想應該也顯示了我對於她的故事情節的喜愛。她的故事講的是快樂幸福嗎?絕不!絕不!絕不!借用它書衣上的簡介:「孟若的故事充滿一水不能二渡,過去無法挽回這樣逼視現實的殘酷。」確確實實,就是這樣。然而她的故事,固然沒有明示的像是「從此以後幸福美滿」的結局,可是,也從來沒有過斷絕,它只是跟過去斷裂,總是,像新接龍電腦遊戲裡的 F2;重開新局。我實在喜歡她的故事的這種,味道,平實的故事情節,如此地貼近生活,沒有一個人完美,沒有一件事完滿(人生不就是這樣?),可是,又一點也不悲觀!希望,就好像微弱的燭火,雖然在風中搖曳著,卻不會熄滅!如此,多麼美好!世事無圓滿,但我們從不曾放棄希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